HCG
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是婦產科醫生們所熟悉和最常使用的「妊娠試驗」激素。懷孕初期孕媽咪在家自行使用的驗孕棒就是利用這個來判斷自己是否懷孕了。
從懷孕開始HCG就開始迅速增長,在孕第7-12周達到峰值,之後就開始下降。因為真正可起到保護胚胎的胎盤形成,HCG的使命便告一段落了。
一般來說HCG在前期是隔天翻一倍,所以天天驗HCG的人是沒有的,一般都是隔一個雙數的日子,比如2天、4天、6天、8天。
孕酮(P)
孕酮(P)常被成為黃體酮,是一種孕激素,有保護女性子宮內膜的作用。
孕酮是支持胎兒早期生長發育的重要激素,高濃度的孕酮對增大的子宮有著明顯的鎮靜作用,對早期妊娠的支持也非常重要。
孕酮、HCG、流產之間的三角關係
懷孕後,我們去醫院檢查經常看到的兩個數據就是孕酮和HCG,醫生也是非常看重這兩有個數據。出現HCG翻倍不良或者孕酮低,是母體的問題還是胎兒的問題呢?答案是都有可能的,而不管是哪種可能,我們先來理清這三角關係。
1.HCG翻倍正常,孕酮下降
這種情況說明胚胎的發育是正常的,但是HCG促孕酮的功能不行。出現這種情況的話,如果有條件就盡量躺床上休息,只要孕酮不是特別低,不補充也是可以保胎的。萌媽在孕初期的時候也是出現這種情況,當時沒有經驗就是小白一隻,然後被醫生一嚇唬,就趕緊吃各種藥,知道三個月過後才停止吃補充黃體酮的話。孕初期剛開始每天都在提心吊膽的,還好後來查找了各種數據,才稍稍的安心。
2.孕酮正常,HCG翻倍不好
這種情況是非常少見的,因為HCG是促進孕酮的產生,如果HCG不好,孕酮一般也是不好的。孕酮正常,HCG翻倍「相對」不好。這個意思就是說,你某天去測,數值都上去了,但是沒到倍數,就差那麼一點點,那就是相對不好了。如果你的HCG已經上萬了,那麼就會開始出現翻倍不是那麼快,這是很正常的。孕酮正常,HCG翻倍「絕對」不好。這種情況就很不好了。孕媽咪首先要做的是去排除一下宮外孕,然後也有可能是胚胎出現問題,現在很多醫院只補充孕酮,很少補充HCG,因為HCG低很可能就是胚胎本身不好,保胎的價值不是很大。
3.HCG翻倍不好,孕酮下降
HCG翻倍反而下降了,孕酮也在下降,這種情況醫生會建議先保胎,如果保胎的效果不好,也會建議孕媽咪做流產。一般遇到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胚胎本身就不好,保胎也沒有多大的意義。如果強行保胎,即使成功了,以後也會面臨很多的風險。
HCG和孕酮的協同作用,一方面讓胚胎獲得養分,一方面保證胚胎的安全,所以缺一不可。 HCG翻倍不好,胚胎因為缺少養分,可能會發育遲緩甚至停育;孕酮不夠,胚胎就會著床不穩,造成出血甚至流產。但是HCG和孕酮數值低,並非一定會流產,只是機率會高,一旦出現流血,就應該去驗驗看,如果以前曾經有不良孕史,監控一下也可以以防萬一。
在孕早期使用大量的黃體酮,胎兒脊柱、肛門、四肢等部位發生畸形的危險可增加8倍。如果使用人工合成的孕酮(如炔諾酮具有雄性化作用),約有18%的女性胎兒男性化。而在孕酮缺乏的正常情況下使用黃體酮不會帶來危險,所以我們必須正確的認識黃體酮,正確認識流產的不同因素,正確認識保胎,避免好心辦了壞事。
怎麼補充黃體酮才是正確的?
首先必須弄清楚是否缺乏黃體酮。是否缺乏可通過化驗證實,也可通過測量基礎體溫的辦法來了解。的確屬於黃體功能不足者,為了受孕可從基礎體溫上升的3-4天注射黃體酮,並不間斷使用9-10週,直到母體可自然分泌孕酮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