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試管嬰兒中,取卵是極其重要的一個步驟。為了增加試管嬰兒的成功率,避免反复穿刺取卵帶來的損傷,需要盡量一次取得更多的卵子,因此在取卵之前通常需要使用超促排卵技術,以期獲得更多的卵子。但是在臨床中,有少數一些女性患者,在促排卵後的取卵時,卻發現這些卵泡是空的。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首先,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卵泡的結構。
發育中的卵泡逐漸生長變大,逐漸形成一個半月形的腔,稱為卵泡腔,腔內充滿卵泡液。卵泡液是由卵泡細胞分泌和卵泡膜血管滲出液組成,卵泡液除含有一般營養成分外,還有卵泡分泌的類固醇激素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對卵泡的發育成熟有重要影響。隨著卵泡液的增多及卵泡腔擴大,卵母細胞居於卵泡的一側,並與其周圍的顆粒細胞一起突向卵泡腔,形成卵丘。分佈在卵泡腔周邊的細胞構成卵泡壁,稱為顆粒層。在卵泡生長過程中,卵泡膜分化為內、外兩層。
試管嬰兒取卵的手術過程
而試管嬰兒的取卵手術,是在陰道超聲引導下,穿刺針經陰道、穹窿刺向卵泡。在穿刺針抵達卵泡表面時,適度加力使穿刺針迅速刺入卵泡腔內。然後,通過負壓逐個抽吸每一個卵泡的卵泡液,將其收集到試管內,由實驗室的胚胎師在顯微鏡下仔細查找卵子,將其放入含有特殊培養液的培養皿內。
而出現空卵泡的情況主要是指,經B超監測時,能觀察到卵泡的存在並且發育也是看似正常的,可是在取卵的時候,卻發現是卵泡內沒有卵子。在做試管嬰兒的時候如果取到空卵泡的話,會導致取得的卵子數量減少,將不利於胚胎的培養及之後的移植,最終會影響到試管嬰兒的成功率。
那麼出現空卵泡的情況,應該怎麼辦呢?
經過“艱難”的促排卵過程,突然發現取不到卵子,出現這種情況著實會讓患者感到不解。其實,由於卵泡大小有差異,不同的卵泡裡的卵子脫離時間有差異,這樣有的卵泡裡能找到卵,有的找不到,這可以解釋為什麼不是每個卵泡都能取到卵。一般來講,雖然有個別的卵泡會出現卵泡的情況,但很少會有完全取不到卵的情況,而且並不是在每個月經週期排出的卵泡都是空卵泡。
同時,醫生也會針對每一個患者的情況,為其選擇適合的促排卵、卵泡監測及取卵的方案,促使患者產生成熟的卵子的。而患者要做的就是不要放棄信心,配合醫生,積極的參與治療,爭取早日取得足夠多的卵子,為下一步的養胚打下堅實基礎。